言语理解——逻辑填空
浏览 576 | 评论 0 | 字数 1421
硝基苯
2021年08月13日
  • 此模块容错率低
    联考:25题
    国考:40题
    川考:30~35题
    省考:20题


    一、逻辑填空

    (一)基本原则

    1.考核目的

    • 准确:词意 = 句意(代入法不靠谱,一条腿走路一定死)
    • 得体:符合语境——符合语句的感情色彩(轻重和好坏)
      准确和得体的判断源自于结构,不要有自己的感受

    2.阅读时注意勾画说明对象、主干、标点、关联词、表示数量和程度的词(读不到句号,誓不罢休)
    3.两个选项排不掉是常态,一定考虑感情色彩,尤其轻重缓急
    (维纳斯:有瑕疵,不用缺点;常考对经典事物或起过重要作用的事物提缺点的错误,用词一定为消极,但是程度较轻)
    4.词语必须回归本意——字
    5.慎用语感和代入,逻辑填空的选项一定在材料里

    (二)词的理解

    材料里出现,语气加强:
    强烈 激烈 过度 极端 最 十分 更 常常 竟然 甚至 尤其 突出 极其 必须 重要 许多 完全 一定 务必 毫无疑问 远远

    跟坏词:
    消极 灾难 危机 过度 极端 恶劣 怀疑 质疑 反对 过分 蔓延 波及 困境 严重 负面 指责 否定 排斥

    (三)逻辑填空的方法:结构与感情

    1.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

    • 词语之间的修饰关系
      的 地 得 上 中 下
      A的B ——A修饰B,填A看B,填B看A(近义)

    2.词与词之间的并列关系 A=B(近义词)

    • A 和/并/且/共/与/或/而/同时 B
    • 从A到B
    • A,B A、B
      此结构有变形,可以是递进,一定避免同语。
    • “和”;”,”;“、”
      细致、到位和持之以恒

    (四)利用句与句的关系

    1.因果关系
    因为 A 所以 B => A = B
    做题时,读到空格会一头雾水。别看选项,告诉自己,他只是个结论性意见,应该去找解释性语言。常见标志:因为;所以;造成;变成;使得;显得;从此;此后;于是;使;便;就;才;背后;属性;特征;认为;指出;" : ";" —— ";" , ";
    2.递进关系
    A甚至B B=A+ 注意感情色彩保持一致,一定要注意轻重
    3.转折关系
    虽然A但是B 反义词
    好转坏,坏转好,重转重,轻转轻
    维纳斯是例外
    实现转折的方式:

    • 转折词
    • 新旧比较(“后”、“后来”、“曾经”)
    • 事物的两相比较(注意说明对象)

    4.取舍关系

    • 与其 A 不如 B
    • 宁可 A 也不 B
    • 纵然 A 也不/也要 B
    • 相反的并列

    5.条件关系

    • A,只有B才C
      B=C=-A

    6.无论A和B,都(填一个表示相同词意的词;A和B的交集

    备注

    中性词:矛盾、控制、影响、操作、问题

    建议一:逻辑填空多填本体,不填喻体(P5.45、23)
    建议二:逻辑填空的首句如没有空格,必须精读,他会标识句意和情感走向
    建议三:逻辑填空遇到代词必须还原
    建议四:阅读的词意必须是材料
    建议五:找到关键词,如果它上面有修饰部分,必须读

    三个比较特殊的语言信息:
    而:第一反应“并列”再“转折”,尤其注意“;而”并列
    将/要:第一反应“现在”再“将来”
    “ ”:第一反应“特指”再“反语”

    本文作者:硝基苯
   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6sec.com/index.php/archives/314/
    最后修改时间:2021-08-14 21:45:34
    本站未注明转载的文章均为原创,并采用 CC BY-NC-SA 4.0 授权协议,转载请注明来源,谢谢!
    评论
    与本文无关评论请发留言板。请不要水评论,谢谢。
    textsms
    支持 Markdown 语法
    email
    link
    评论列表
    暂无评论